本文中,拋開近兩千年來歷界統治階級和政府出于上的考慮和皇帝個人的喜好對三教中各教的偏愛和支持。針對佛教,道教,的教義本身討論,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心服口服。
我從小愛看神話小說如(西游記,封神榜,濟公傳,八仙過海......等等),西游記在文學藝術上,內丹參考性上成就很高。西游記作者不知是吳承恩或邱處機祖師或人都沒想到一個后果:即(幾百年來,中國社會各界不信宗教的人和對道教了解不深的人讀西游記后認為道教層次低,佛教層次高;道教的太上老君,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的層次,境界,法力,功德都沒有佛祖釋迦末伲高。他們不明白西游記是以寓言形式寫的,事實上,并非如次)
我小時后讀西游記后一直到前年,認為佛教層次高,道教層次低。從95年到前年2000年,我練氣功,讀內丹經書,誦佛經,這段時間我佛道雙修但我是抱著一種(佛教層次高,道教層次低。把道教當作一個跳板修好命,最后歸到佛教的性中去,認為佛教果位最高,把佛教作為最后歸宿)的態度去修的。我想在今天的佛道雙修者中持我當時的這種態度的人是絕大部分。
直到前年2000年,我接觸到道教的義理和靈寶派,重玄派,上清派后,我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及認為在義理上道教和佛教是平起平坐的。在修命上道教有獨到之處。平心而論:道教,佛教,世界各種正統宗教各有各的妙處。都是“道”的孩子,都有共性和個性,都有存在的價值,任何一種宗教都不可能獨霸宇宙,眾生各有機緣,在各種正統宗教中都能得到解脫,只不過是各種正統宗教之間法門的性和對口性好罷了。禪宗大德虛云在(虛云和尚開示錄)中說過:“西游記是道士寫的罵和尚的書,封神榜是和尚寫的罵道士的書”。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對。從側面反應出佛道互相攻擊的局面,但大部分是由中國佛教界一部分宗派祖師及信徒貶低污蔑道教引起的。
我衷心希望世界各種宗教之間能夠求同存異,對話代替對抗。我將保留對那些(夜郎自大的佛教自大狂們貶低污蔑道教的愚蠢行為)進行有理有節反擊的權力。雖然我明知這樣做會容易起爭斗心,不平心,傲慢心,妨礙自己修道,但為了正本清源,還道教一個真實的面目,不得已而為之。我們應該致心歸命禮共同的”道“,經,玄中師即(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所有道教,佛教,以及世界各種宗教和無門無派的得道解脫者。)
我想(法界中的道教的天尊,天仙;佛教的佛,菩莎,大阿羅漢,阿羅漢;以及各種宗教和無門無派的得道解脫者;都在共同的“道“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地無量度人。)他們之間是不會有爭吵的,因為任何一位得道解脫者如果有一絲爭斗心,分別心都不會得道的,只有我們這些陽世間世界各種宗教的衛道者們還在爭吵著,還放不下。還在自尋煩惱,我們應該寬容,寬容,再寬容。我現在佛道雙修,但以道教為根本,為主。
最后希望神話小說作者多研究世界各種正統宗教的義理后再來寫,不要誤導未來的可憐的眾生,引發宗教之爭。
大凡一項事業,一個宗教,一個人只有覺得他的神圣性,至高無上性,包容一切的真理性,才會心甘情愿,五體投地的一生堅持到底,甚至心甘情愿的為他付出生命。
拿佛教來說:從八十年代氣功熱一直到現在,絕大多數的(氣功愛好者,佛教愛好者,佛道雙修者,道教愛好者)就是因為覺得他的神圣性,至高無上性,包容一切的真理性,才會心甘情愿,五體投地的一生堅持到底的去修它。這也是好事情,大家做的對。
反觀道教呢,慘不忍睹。絕大多數的(氣功愛好者,佛教愛好者,佛道雙修者,道教愛好者),一部分道教界內部道士是抱著一種(佛教層次高,道教層次低。把道教當作一個跳板修好命,最后歸到佛教的性中去,認為佛教果位最高,把佛教作為最后歸宿)的態度去修的。這種觀點其實是大錯特錯,流毒無窮。事實上,道教也具有神圣性,至高無上性,包容一切的真理性,在義理上道教和佛教是平起平坐的。在修命上道教有獨到之處。
只是想提醒(氣功愛好者,佛教愛好者,佛道雙修者,道教愛好者)明白一個道理:修學道教法門也能夠脫離六道輪回,只有大力宣傳道教義理,消除對道教的誤解,才能讓大眾認識到道教也具有神圣性,至高無上性,包容一切的真理性,在義理上道教和佛教是平起平坐的。在修命上道教有獨到之處。才會心甘情愿,五體投地的一生堅持到底的修學道教法門。
當然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佛教層次高,道教層次低。把道教當作一個跳板修好命,最后歸到佛教的性中去,認為佛教果位最高,把佛教作為最后歸宿)。
1,兩千多年來以致于今,社會上流通的道教經書價格奇高且少。大多數老百姓無錢購買,多為知識分子,社會精英,有錢人擁有。縱觀當今時代,社會上公開出版的道經品種極少。道觀中流通的道經品種也極少。且多為繁體字,不是簡體字,不適和當代社會。一兩百頁的經書至少近百元,大多數老百姓無錢購買,這不是在度眾生而像是在做買賣。佛教寺廟流通的佛經價格極低,只保持成本價且有的免費贈送。老百姓買得起,佛經傳播得也廣。在這一點上,道協,道觀應向佛教學習。
2,一千多年來以致于今,道教界沒有把(道德經),靈寶派,重玄派,上清派作為向社會傳播的主要窗口。充斥社會的都是內丹口訣,練氣,服食,外丹等等。內丹雖于道德經的清靜宗旨相比落于第二乘但也是大乘法門,(在這一點上,參看《呂祖清微三品經》中卷的相關論述)。但內丹起點太高,不適合普修,內丹在道教中的地位好比禪宗在佛教中的地位。而練氣,服食,外丹等等只能作為助行,不能作為主要的。在老百姓乃至外界看來道教好像是個守尸鬼,層次太低,比佛教差遠了。因為這個主要原因,兩千多年來以致于今,中國佛教界某些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唯識宗,密宗的祖師,天臺宗智凱(摩訶止觀的相關論述),明代憨山等等,當代的南懷謹等等對道祖老聃以致于整個道教有誤解,甚至貶低,誣蔑。這些人真是鼠目寸光,夜郎自大,頑故不化,實在可憐。佛教界認為謗佛法僧三寶業力不可思議,而謗道經師三寶同樣業力不可思議。
佛祖圓寂后,后世佛曲解了佛祖的本意,導至后世佛教存在非常大的一個弊端:即把(緣起性空,因果性)作為第一性,而把自然性作為第二性。導至兩千多年來以致于今,整個中國佛教界非常多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唯識宗,密宗,天臺宗的祖師和信徒身上都是一團陰氣,病氣。這違背了佛祖的初衷。
事實上,自然性是第一性,因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緣起性空性,因果性,乃至宇宙萬物,都是從這個“道”衍生出來的,都從屬于道,而自然性是第一性,這是道教的根本教義之一。這個“道”,我們道教尊稱為“虛無自然無為太上無極大道”,佛教云“真如,元真,法界,無盡藏”,教云“造物主,上帝”,伊斯蘭教云“真主”,印度教云“大梵”,現代科學引用(莊子)云“大宇宙”,愛因斯坦云“統一能量場”。
而(元始天尊,無上玄元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都是“虛無自然無為太上無極大道”的化身,(元始天尊,無上玄元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像征虛無,(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像征妙有。這四位天尊名號雖不同,其實是一體,(盡虛空遍法界從劫至劫一切天尊,至圣和得道解脫者都受他們的教化而得道。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2000出版,22元的(道教義樞研究)一書中的p274頁寫到:(敦煌道經)中(無上黃錄大齋立成儀)中(齋壇安鎮經目)的“金真戒行本行上品妙經”所云:“ 天尊言:吾開十圣之場。一品轉通,立能知一方中輕重事,位次別覺圣。二品轉通,得知世界有無吉兇事,位次得覺圣。三品轉通,能達知罪福一切宿命來往生處,果報由趣,位次正覺圣。四品轉通,能以心逆照未然福禍陰中事,位次通覺圣。五品轉通,普知十方無極世界一切緣運由趣休否事,位次大覺圣。六品轉通,通玄觀知悉達十方界域眾圣處所,只如指掌,分行散影,虛空無礙,位次妙覺圣。七品轉通,普知天地運趣機數,有無遠近,悉無障礙,位次洞覺圣。八品轉通,身居立忘,形如日中景,一切觀徹,位次??大圣。九品轉通,普能開明,放身中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普見上下,無不洞達,位次普明大圣。十品轉通,普觀普察普明普照,無幽無冥,洞知天地,光顯十方,湛然常存,位次洞明大覺至真大圣也者也。斯行之業,皆從而轉入。十通大圣,其德高妙,自非之功莫能轉焉。十圣果緣乃從無量恒沙劫來,施功布德,備滿天地,弘廣十方,致得轉位,入十圣之功,妙通上品。夫十方天人能如是者,遂成真焉。
1、“道教之音”所載的文、圖、音視頻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道教之音網站”所有,任何經營性媒體、書刊、雜志、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道教之音”,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3、凡本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均標注來源,由于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汲取中華文明積淀的豐富生態智慧,其中道家思想對我們今天建設生態文明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詳細]
龍是中國古人對自然界中諸多動物和天象經過多元融合而想象出的一種神物,其實質是先民對自然力的神化和升華。...[詳細]
本文借助古詩動靜主要存在的三種轉態:襯、化、結合,來深入剖析陰陽觀念是如何影響古詩行文中動靜手法的表達...[詳細]
和合思想是中華民族獨特的哲學和文化概念,是我國古代先哲在對世界各種復雜事物的建構認識的基礎上所建立的一...[詳細]
故事要從2014年的3月說起。 彼時的江西省鷹潭市,將于當年的年底舉辦第三屆國際道教論壇,為了承辦這項國際性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