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兵仙,先從平凡之人變成“戰神”再從“戰神”回歸為凡人
有沒有開掛的人生,有沒有幸運的時間段,有沒有“生而知之”?
一定有?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有些人到了某個時間,或者遇到了某個人,就如有神助,無往不利。
但是過了這個時間段,就復歸平凡,甚至可以說是愚蠢。
韓信就是這樣一個人,韓信在公元前206年,遇到劉邦之前,人生蹉跎,找不到方向。
韓信在遇到劉邦之后,便開始了四年的高光時刻,但是過了四年又復歸蹉跎。
公元前206年(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公元前202年(韓信垓下擊敗項羽)這四年時間,百戰百勝。
在公元202年(韓信滅項羽)之后,劉邦為刀俎,韓信為魚肉。
最后被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被騙入長樂宮中,斬于鐘室,夷其三族。
10年時間,風云激蕩,從神人變成傭人甚至蠢人,這是為什么?
歷史就是如此吊詭。
韓信的人生就是一個千古之謎。
一個沒有大將軍工作經驗和業績的年輕人,一個劉邦此前并沒有相處過的25歲的年輕人。
在公元前206年,被劉邦拜為大將軍。歷史如此神奇,還是隱藏著什么秘密?
韓信被劉邦拜為統帥之后,便開始了開掛的人生。
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4年時間中,韓信“''戰必勝,攻必取”''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被稱為“兵仙”“戰神”。
神奇的是,韓信在劉邦拜將之前,是從來沒有統帥過軍隊作戰的。
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并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韓信到達了人生的巔峰,手握數十萬雄兵。
幫助劉邦則劉邦得天下,幫助項羽則項羽得天下。自立,就三分天下。
韓信滅齊,龍且率二十萬楚兵戰死之后,項羽實力大損,非常恐慌。
曾經派武涉前去游說韓信反漢與楚聯合,三分天下稱王齊地。
韓信卻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劉邦的情義,不肯判漢,拒絕了項羽。
把項羽送上了絕路,同時也將自己在六年后送上不歸路。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韓信的謀士也三次勸過韓信自立,韓信都是因為劉邦的知遇之恩跟以往的情義拒絕了。
韓信的智慧哪里去了,不自立反劉邦,可以自保呀,
但是自從垓下擊敗項羽之后,韓信連自保的智慧都沒有了。
步步皆錯,這是為什么?
難道真的是天意?
25歲之前的韓信就是一個普通人,“胯下之辱”大部分人看到韓信胸懷大志,但是為什么是韓信受“胯下之辱”。
“鐘室之禍”難道兵行詭道的“兵仙”韓信,在和平時期還斗不過一婦人呂后,跟后勤人員蕭何。